腹水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治疗、腹腔穿刺引流、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腹水通常由肝硬化、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减少水分潴留,适用于轻度腹水或辅助治疗。需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
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可促进水分排出,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有关,常伴随下肢水肿、腹胀等症状。
针对大量腹水或呼吸困难者,每次放液不超过5000毫升。可能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结核性腹膜炎有关,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等。
肝硬化患者需抗纤维化治疗,心衰患者需强心利尿,肿瘤患者需化疗或靶向治疗。病因控制后腹水可逐渐消退。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保持适度蛋白质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腔压力,出现发热或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