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恶露有异味可能提示异常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宫腔感染、胎盘残留、恶露排出不畅或护理不当,需结合分泌物性状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细菌上行感染可导致恶露腐臭味,多伴随发热、下腹痛。需医生评估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时加强会阴消毒。
组织残留腐败会产生腥臭味,可能伴突发大量出血。超声确诊后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物,术后可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复旧。
长期卧床或子宫收缩不良时,恶露淤积易发酵产生异味。建议早期下床活动,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产后逐瘀胶囊。
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冲洗过度破坏菌群平衡均可引发异味。应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使用温开水从前向后清洁会阴。
建议每日观察恶露量色味变化,如异味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剧烈腹痛,须立即就医排查感染风险。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