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老是拉肚子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喂养过量或辅食添加过早会加重胃肠负担,表现为大便稀溏伴奶瓣。建议少量多次喂养,6月龄前避免添加淀粉类辅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腹泻呈蛋花汤样。家长需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哺乳期母亲回避乳制品,可配合乳糖酶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治疗。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引起水样便伴发热。可能与接触污染物品、免疫力低下有关,需及时送检大便常规,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头孢克肟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常导致黏液血便。家长需严格回避过敏原,选择深度水解奶粉,必要时使用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持续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征象应立即就医,喂养器具需每日煮沸消毒,臀部护理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