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母乳性腹泻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补充益生菌、母亲饮食管理和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母乳性腹泻通常由乳糖不耐受、母亲饮食刺激、肠道菌群失衡或感染性因素引起。
减少单次哺乳时间或增加哺乳间隔,避免过量摄入前奶(乳糖较高)。观察孩子排便频率是否改善,必要时尝试分段哺乳。
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或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制剂,帮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消化不适。
家长需记录母亲饮食日记,暂时回避高乳制品、辛辣食物及过敏原。增加米饭、苹果泥等低敏食物,观察孩子症状变化。
若持续水样便或体重增长缓慢,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牛奶蛋白过敏有关,需检测粪便还原糖及过敏原。医生可能建议改用低乳糖配方奶或深度水解奶粉。
家长需每日记录孩子排便性状与体重变化,哺乳后保持竖抱拍嗝,避免使用未经医嘱的止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