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通常可以治好,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位置性眩晕多由耳石脱落、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头部外伤等因素引起。
耳石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方法,通过特定头位变动使耳石回到椭圆囊。治疗过程无创且见效快,多数患者1-2次复位即可缓解症状。
急性期可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内耳循环,地西泮缓解眩晕症状,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前庭功能恢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针对慢性眩晕患者设计的平衡训练,包括视觉固定练习、重心转移训练等。通过重复进行特定动作促进中枢代偿,通常需要坚持4-6周。
对于顽固性眩晕患者,可考虑半规管阻塞术或前庭神经切断术。手术适用于反复复位无效的耳石症或器质性病变,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眩晕发作期间应避免突然转头,保持充足睡眠,限制钠盐摄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定期复查前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