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腹泻是指由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引发的腹泻,属于继发性腹泻,常见诱因包括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药物副作用、炎症性肠病等。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肠黏膜炎症,表现为水样便伴腹痛发热,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乳糖不耐受等消化酶缺乏症引发渗透性腹泻,表现为进食特定食物后腹胀腹泻,治疗需回避过敏原,补充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胶囊。
抗生素等药物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腹泻,多发生于用药后3-5天,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必要时更换药物方案。
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可致黏液脓血便,需通过肠镜确诊,治疗常用美沙拉嗪缓释片配合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症状性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脱水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