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梅毒早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损害、全身不适等症状,按病程进展可分为一期梅毒疹和二期梅毒疹。
硬下疳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后2-4周出现的无痛性溃疡,多发生于外阴、宫颈等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基底清洁,可自行愈合但需及时使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
腹股沟淋巴结常伴随硬下疳出现,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可活动,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后规范抗梅毒治疗,避免病情进展至二期。
二期梅毒可出现玫瑰疹、扁平湿疣等皮损,黏膜表现为口腔黏膜斑,具有强传染性,需严格隔离并联合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防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受累。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头痛、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为感冒,需结合高危性行为史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梅毒患者应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血清滴度直至随访期满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