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应该如何判断牙周炎

口腔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16次浏览

关键词: #牙周炎 #床上

牙周炎的临床判断需结合口腔检查、影像学评估和症状分析,主要通过牙龈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及X线片显示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综合诊断。

牙龈探诊出血是早期牙周炎的重要指标,使用钝头探针轻触龈沟时出现出血提示炎症存在。健康牙龈探诊深度通常不超过3毫米,若探诊深度增加伴随出血,可能提示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度分为三度,一度为水平松动小于1毫米,二度松动1-2毫米,三度松动超过2毫米或伴有垂直向松动。X线检查可观察牙槽骨吸收模式,水平型吸收多见于慢性牙周炎,垂直型吸收常与侵袭性牙周炎相关。此外还需评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等辅助指标,排除糖尿病血液病等系统性疾病的影响。

日常维护需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牙周炎进展风险增加,建议戒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妊娠期女性需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出现牙龈肿痛、咀嚼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齿丧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