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可通过局部止痒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外用及感染控制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蚊虫叮咬、食物过敏、接触性刺激物或感染性因素引起。
冷敷或炉甘石洗剂涂抹可缓解瘙痒,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建议家长剪短患儿指甲,穿着宽松棉质服装减少摩擦刺激。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二代抗组胺药可抑制过敏反应,需遵医嘱按体重调整剂量。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软膏适用于严重红肿皮损,短期使用可减轻炎症。可能与虫咬后超敏反应有关,表现为簇集性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
继发细菌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伴发热需就医评估。通常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可能出现脓疱、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杀虫,避免患儿接触毛绒玩具或花草密集区域,发作期间忌食海鲜等高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