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去芦头主要因其可能引起呕吐等不良反应,芦头与人参根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存在差异。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芦头具有催吐作用,现代研究也显示其生物活性成分比例不同。
中医典籍记载人参芦头具有上行涌吐特性,明代《本草蒙筌》明确提出去芦使用规范,避免药性冲突。
芦头中皂苷Rb1/Rg1比例倒置,总皂苷含量较主根低约30%,且含有独特的三萜类化合物如芦头皂苷R1。
动物实验显示芦头提取物可刺激胃肠黏膜,剂量超过3g/kg时诱发呕吐概率达60%,而主根提取物无此反应。
202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人参需除去芦头,因芦头在干燥过程中木质化程度高,有效成分煎出率不足主根40%。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已去芦的参制品,服用含参方剂出现恶心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中医师,日常保存时注意防潮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