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刻板行为和感知觉异常,典型症状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回避眼神接触、中期重复刻板动作、晚期完全缺乏社交互动。
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表情和肢体语言理解困难,缺乏共享兴趣行为。家长需通过结构化社交训练帮助建立互动意识,可结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进行干预。
约半数患儿出现语言倒退或完全无语言,表现为鹦鹉学舌式模仿言语。建议家长尽早进行语言评估,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等替代性交流训练。
表现为固定路线行走、物品排列等重复动作,对改变产生强烈焦虑。家长需保持环境稳定性,逐步引入变化脱敏训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等药物改善症状。
对特定声音、质地过度敏感或迟钝,可能出现自伤行为。建议家长记录触发因素,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异常反应,严重时需专业感统治疗师介入。
早期发现应尽早就诊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感官刺激,配合专业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