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能出现皮肤灼伤、过敏反应、头晕乏力、感染等副作用,多数情况与操作不当或体质因素有关。
艾灸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发红、水疱。操作时保持适当距离,出现灼伤应立即冷敷并停止艾灸。
对艾叶烟雾或艾绒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过敏体质者首次艾灸需观察反应,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空腹或体质虚弱时艾灸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建议艾灸前后适量进食,出现不适可饮用糖水缓解。
皮肤破损处艾灸可能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需谨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艾灸后注意保暖避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阴虚火旺或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