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多数情况下属于中度严重疾病,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皮肤损害范围、是否合并内脏受累及治疗效果,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风团伴紫癜样皮损、关节痛等症状。
典型皮损为超过24小时不消退的红色风团,常伴紫癜样改变,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小血管炎症有关,需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
约半数患者出现关节肿痛或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累及肾脏或肺部,提示病情较重,需通过血液检查评估炎症指标,必要时采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控制进展。
皮肤活检可见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改变,血管壁IgG或C3沉积是确诊依据,该表现与病情活动度相关,需定期复查补体水平和抗核抗体等指标。
部分病例反复发作超过6周转为慢性,可能伴随低补体血症,长期管理需避免诱因如感染、药物过敏等,顽固性病例可考虑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干预。
急性期需限制剧烈运动及过热沐浴,日常记录可疑诱因,慢性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补体水平,出现呼吸困难或血尿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