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外科 > 血管外科
颈动脉扩张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壁异常、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壁张力增大,可能引发颈动脉代偿性扩张。...
肱动脉损伤多数情况需要立即手术修复。处理方式主要有血管探查修复、血管吻合、血管移植、介入治疗等。
开放性损伤需紧急清创并探查血管损伤程度,直接缝合修复适用于裂口整...
动脉瘤手术一般需要5万元到20万元,实际费用受到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价格差异较大,后者因耗材费...
静脉曲张可通过步行、腿部抬高运动、游泳、骑自行车等方式锻炼减轻症状。静脉曲张通常由久站久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
每日坚持30分钟以上步行可促进小腿肌...
手部静脉曲张可通过压力治疗、运动调节、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静脉瓣功能不全、长期负重、静脉高压、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穿戴医用弹力手套可促进静脉回流,减...
脚部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酸胀沉重感、踝部轻度水肿、皮下可见细小血管扩张、夜间小腿抽筋。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下肢出现疲劳感,傍晚加重,抬高腿部可缓解,可...
脉管炎建议就诊血管外科或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血管损伤及遗传因素。
血管外科主要处理血管结构异常,脉管炎可能因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导致血管狭窄,表...
预防静脉曲张加重可通过穿戴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抬高下肢、规律运动等方式实现。静脉曲张通常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静脉高压、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引起。
医用弹力袜通...
微创治疗静脉曲张的缺点主要有术后局部淤血、血管再通概率较高、皮肤感觉异常、治疗费用相对较高等。
微创手术可能导致穿刺点周围皮下出血,形成局部青紫或硬结,通常2-4周可...
预防小腿静脉曲张可通过踝泵运动、踮脚尖练习、腿部抬高、骑自行车等动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平躺或坐姿时反复勾脚尖和绷脚尖,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每日重复多次。...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巧克力囊肿中医治疗可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理气血等方式改善症状,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等。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巧克力囊肿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等组成,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少腹逐瘀汤含当归、川芎、赤芍等成分,可缓解痛经和经血淤滞。患者需在中医师辨证后调整用药,避免自行服用。
针灸通过刺激三阴交、关元、子宫等穴位调节冲任二脉,缓解巧克力囊肿引起的痛经和腰骶坠胀。临床常采用温针灸或电针加强效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疗程。体质虚寒者可配合隔姜灸增强温通效果。
艾灸神阙、气海等穴位能温经散寒,适合伴有手脚冰凉、经期小腹冷痛的巧克力囊肿患者。可采用悬灸或艾灸盒进行,每次15-2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月经量多者应避开经期施灸,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此法。
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红花、乳香等制成膏剂外敷下腹部,通过皮肤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也可用粗盐热敷包每日热敷小腹30分钟,但皮肤破损或急性炎症期禁用。外敷需配合内服药物才能达到更好效果。
中医建议避免生冷寒凉食物,适量食用山楂、红糖、生姜等温通散瘀之品。经期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日常用枸杞红枣煲汤滋补肝肾。需控制豆制品摄入量,因植物雌激素可能刺激囊肿生长。
中医治疗巧克力囊肿需坚持3-6个月方能显效,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变化。若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出现剧烈腹痛、不孕等情况,建议配合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破裂,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
儿童上吐下泻伴随肚子绞痛可能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儿童胃肠功能较弱,进食生冷、变质或过量食物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呕吐未消化食物、稀水样便,腹痛多呈阵发性。家长需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观察6-8小时无缓解需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吐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多伴发热、蛋花汤样便。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处理呕吐物后彻底洗手。病程通常3-7天自愈,但持续高热或血便需急诊。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感染可能导致黏液脓血便,腹痛定位明确。需化验粪便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应保留新鲜大便样本送检,治疗期间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可导致慢性腹泻伴脐周绞痛,便检可见虫卵。确诊后需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颗粒等驱虫药。家长需注意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习惯,彻底煮熟肉类海鲜,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虫卵隐匿。
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呕吐腹泻伴荨麻疹。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急性期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长期需回避过敏原并咨询营养师制定替代方案。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
护理期间家长应监测儿童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征兆,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尝试喂水。恢复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腹泻。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接触患儿后严格洗手。若出现持续腹痛拒按、呕吐物带血、意识模糊等危险信号需立即急诊。
手掌边发红不一定是肝脏不好,可能与局部摩擦、过敏反应、湿疹、肝掌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有关。
手掌边发红可能是由于长期摩擦或压迫导致皮肤充血。常见于频繁使用工具、健身或手工劳动人群。减少摩擦刺激、涂抹保湿霜可缓解症状。
接触洗涤剂、金属或化学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手掌边缘红斑伴瘙痒。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抗过敏药物。
手部湿疹可能导致手掌边缘对称性红斑、脱屑。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建议使用尿素软膏保湿,急性期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大小鱼际片状红斑,按压褪色,与雌激素代谢异常相关。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判断,若确诊需针对肝病治疗如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起手掌边缘红斑伴关节痛、发热。需检测抗核抗体,确诊后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免疫调节药物。
建议观察是否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避免自行判断。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减少化学刺激物接触。若红斑持续不褪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免疫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限制酒精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小孩手被电烧伤后是否会有后遗症,取决于烧伤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及时处理。轻微电烧伤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严重电烧伤可能导致皮肤瘢痕、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
电烧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情况。轻度电烧伤仅损伤皮肤表层,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经过及时冷敷、消毒和涂抹烫伤膏等处理,一般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中度电烧伤可能损伤真皮层,出现水疱、皮肤坏死,愈合后可能形成瘢痕或色素沉着,但通常不会影响手部功能。重度电烧伤损伤深层组织,包括肌肉、神经和血管,可能导致皮肤挛缩、关节活动受限或感觉异常,需要手术修复和长期康复治疗。
电烧伤后遗症与电流强度、接触时间和处理方式密切相关。高压电烧伤更容易导致深部组织损伤,增加后遗症风险。电流通过心脏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需要密切观察。延迟处理或感染可能加重组织损伤,导致愈合不良。儿童皮肤较薄,电烧伤更容易伤及深层组织,家长需特别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家长发现小孩手被电烧伤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轻微烧伤可自行处理,中重度烧伤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按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预防电烧伤需加强安全教育,安装防触电保护装置,避免小孩接触电器和插座。
股癣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与局部潮湿、多汗、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股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
男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腹股沟区域容易积聚汗液且通风较差,为真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的男性出汗量多,若未及时清洁或穿着不透气的衣物,真菌感染概率增加。肥胖人群皮肤皱褶处摩擦频繁且更易潮湿,也是股癣高发群体。部分男性因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间接接触病原体,或存在足癣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未及时治疗导致自身传播。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下降和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易发生顽固性股癣。
女性虽然也可能患股癣,但男性发病率更高。儿童和老年人因免疫系统较弱,同样可能发生股癣。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真菌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某些职业如运动员、军人等因集体生活和个人卫生条件限制,股癣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
建议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并每日更换。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足癣患者应优先治疗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现红斑、脱屑伴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日常可适当使用吸汗粉减少局部潮湿,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降低皮肤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