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治疗。肛门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失衡、排便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炎性息肉,常用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栓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地奥司明片等,可缓解局部充血水肿症状。
适用于带蒂息肉或直径10毫米以内的广基息肉,通过肠镜实施高频电凝切除术或黏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适用于直径超过15毫米的广基息肉或疑似癌变息肉,需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
保持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25-30克,避免久坐久站,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治疗后应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肛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