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皮肤可通过保湿护理、温和清洁、屏障修复、环境调节等方式改善。干性皮肤通常由皮脂分泌不足、角质层水分流失、环境干燥、皮肤疾病等因素导致。
使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护肤品。皮脂分泌不足时,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凡士林、维生素E乳等封闭性保湿剂。
选择弱酸性氨基酸洁面产品,水温控制在32-35摄氏度。频繁清洁导致角质层损伤时,可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补充必需脂肪酸和胆固醇,使用含角鲨烷的修复霜。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引发的皮肤干燥,需配合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激素。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冬季使用加湿器。鱼鳞病等遗传性皮肤病需长期使用乳酸铵乳液、卡泊三醇软膏等药物维持治疗。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量摄入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避免过度日晒和频繁去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