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多数情况下无须绝对卧床,但急性期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活动量。主要影响因素有肾脏损伤程度、皮肤紫癜范围、关节肿胀情况及消化道出血风险。
轻度蛋白尿或血尿时可适度活动,若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下降需短期卧床,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配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
广泛皮肤紫癜伴明显疼痛时建议减少站立时间,局部冷敷缓解症状,药物可选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维生素C辅助毛细血管修复,严重时联合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膝关节或踝关节肿胀需制动休息,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急性期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必要时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
出现腹痛便血需绝对卧床禁食,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出血控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观察皮肤新发紫癜或关节肿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