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溶脂可能引发局部肿胀、皮肤灼伤、感染、脂肪栓塞等危害。该技术通过激光能量溶解脂肪,但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并发症。
激光能量刺激皮下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治疗区域红肿热痛。通常1-2周自行消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七叶皂苷钠片等抗炎药物。
激光参数设置过高或操作失误可导致表皮烫伤,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轻度灼伤可通过冷敷缓解,重度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等外用药物。
穿刺部位护理不当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伴随化脓性分泌物。需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溶解的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可能阻塞肺动脉。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需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或重症监护。
术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穿戴塑身衣帮助皮肤回缩,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