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未经治疗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危害。疾病危害程度主要与病毒载量、肝纤维化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可使95%以上患者获得病毒学治愈,治疗周期通常为8-24周。
持续病毒感染可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表现为肝区隐痛、乏力,需通过FibroScan评估纤维化程度,及时抗病毒治疗可逆转早期纤维化。
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5%概率进展为肝癌,可能与p53基因突变、端粒缩短有关,表现为甲胎蛋白升高,需每6个月进行超声筛查。
冷球蛋白血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肝外表现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可伴随关节痛、蛋白尿,抗病毒治疗可改善症状。
建议所有感染者接受HCV-RNA检测,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规律监测肝功能与肝脏弹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