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清洁、鼓膜修复手术、中耳通气改善等方式治疗。慢性中耳炎通常由反复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胆脂瘤形成等原因引起。
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可控制感染,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有助于清除分泌物,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反应。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清除脓性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深入耳道造成损伤。
对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可采用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手术可修复穿孔并改善听力,术后需预防感染。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或鼓膜置管术可改善中耳通气,适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慢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耳道进水,戒烟限酒,增强体质,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