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中耳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甲流中耳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直接侵袭中耳黏膜导致炎症,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多数轻症患者通过休息、多饮水可自愈,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病毒感染后可能合并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出现耳道流脓、发热。需就医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甲流引发的鼻咽部肿胀可导致咽鼓管堵塞,加重中耳压力。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捏鼻鼓气缓解,严重时需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
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群体更易进展为化脓性中耳炎。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诊。
患病期间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喉不适。若耳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