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脓水多数情况下不会自愈,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疾病引起,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外耳道皮肤感染可能导致脓液积聚,常伴随瘙痒和疼痛。治疗需清洁耳道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中耳积液化脓,多伴随听力下降和耳闷。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或局部使用酚甘油滴耳液,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
外伤或炎症导致鼓膜破损继发感染,脓液可能带血丝。需避免耳道进水,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胆脂瘤,脓液有腐臭味。必须手术清除病变组织,防止颅内并发症,术后需长期随访。
出现耳道流脓应避免自行掏挖,保持耳部干燥,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急性期需禁辛辣食物,避免游泳及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