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遗传代谢性疾病、胆道闭锁及药物毒性等。
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炎症,表现为持续性黄疸和转氨酶升高。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
半乳糖血症、酪氨酸血症等遗传代谢病可引发胆汁淤积,需通过特殊配方奶粉和饮食控制干预,严重时需肝移植。
胆道闭锁患儿会出现陶土色大便和进行性黄疸,确诊后需在60天内行葛西手术,延缓肝硬化进展。
某些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用药后黄疸加重,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给予护肝治疗。
家长发现婴儿皮肤黄染持续超过两周、大便颜色变浅或体重不增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肝病科,完善血生化、超声和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