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性血尿多数情况下提示肾脏疾病,严重程度需结合病因判断,常见原因有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IgA肾病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药物。
薄基底膜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数无须特殊治疗,严重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狼疮性肾炎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常伴随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治疗需采用羟氯喹、霉酚酸酯、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可能伴随水肿、高血压。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使用SGLT2抑制剂、ARB类药物。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出现水肿或血压升高时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