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病原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病毒侵袭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炎症反应,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喘憋等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为主,配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病毒抵抗力较弱,易发生严重肺部炎症。患儿常表现为呼吸急促、三凹征等缺氧症状。治疗需氧疗支持,重症可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
炎症刺激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狭窄引发喘憋。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胸片可见肺气肿表现。治疗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严重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儿可出现高热、脓痰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等。
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适当抬高床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如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