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前期症状主要有低热、头痛、乏力、伤口异常感等表现,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兴奋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发病初期表现为类似感冒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体温轻度升高、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被咬伤部位可能出现麻木、瘙痒或蚁走感。
进入兴奋期后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可能伴随躁动不安、幻觉及唾液分泌增多,体温常超过38摄氏度。
逐渐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多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
最终发展为肌肉麻痹、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日,此阶段已无有效治疗手段。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发病后死亡率接近100%须高度重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