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反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原始反射,主要表现为突发声响或体位变化时婴儿双臂外展伸直、手指张开,随后向内收拢呈拥抱状。该反射通常在出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
拥抱反射属于保护性反射,有助于婴儿在突发危险时本能抓住母亲,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的生存本能反应。
可通过快速下降试验诱发,即托住婴儿头颈部使其身体突然后倾15-30度,或轻拍床垫制造震动刺激。
反射缺失或不对称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臂丛神经损伤、脑缺氧等,需结合其他神经发育指标综合判断。
反射持续超过6个月或强度异常增强,可能与脑性瘫痪等疾病相关,需通过头颅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进一步评估。
家长发现反射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儿科神经专科,避免自行刺激测试,日常注意观察婴儿自然状态下的肢体活动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