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可能引起盆底损伤,但概率低于阴道分娩。盆底损伤主要与妊娠过程、胎儿大小、分娩方式等因素有关。
1.妊娠影响
孕期激素变化和子宫增重会持续压迫盆底肌群,导致肌肉松弛,这种影响与分娩方式无关。
2.手术因素
剖宫产术中可能牵拉盆底组织,尤其胎头深嵌骨盆时需推压子宫底操作,可能造成短暂性神经损伤。
3.产后恢复
术后疼痛限制早期活动,盆底肌长期处于松弛状态,可能加重肌力减退,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
4.个体差异
结缔组织薄弱者更易出现损伤,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可能与遗传性胶原蛋白合成异常有关。
建议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力评估,凯格尔运动可帮助恢复肌力,重度损伤需生物反馈治疗或悬吊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