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发育与正常婴儿存在差异,但多数可通过科学干预追赶生长。主要差异体现在呼吸系统成熟度、神经发育速度、消化吸收能力、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
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需通过持续气道通气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固尔苏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剂。
大脑髓鞘化进程延迟可能导致运动协调障碍,需定期进行GMs全身运动评估,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和神经节苷脂等神经营养药物。
肠道菌群定植延迟影响营养吸收,建议母乳强化喂养配合双歧杆菌制剂,严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禁食并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
母体抗体传输不足使感染风险增高,住院期间需严格消毒隔离,出院后补充免疫球蛋白,按时接种乙肝疫苗等计划免疫制剂。
建议定期进行生长曲线监测和发育商评估,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0-150千卡热量摄入,矫正月龄24个月前需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强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