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二期的诊断需结合职业暴露史、影像学检查、肺功能评估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主要方法有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测试、血气分析及病理活检。
长期接触矽尘、煤尘等职业粉尘超过5年,需重点排查。患者通常有采矿、建筑或制造业工作背景,病史采集需明确接触粉尘类型与时长。
胸部高分辨率CT是核心诊断依据,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网格影或大阴影,病灶直径多超过1厘米且分布范围较广,可能伴随肺气肿或肺大疱。
肺功能测试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下降明显,一氧化碳弥散量常低于预计值60%,动脉血气分析可发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征象。
经支气管镜或胸腔镜获取肺组织标本,病理可见粉尘沉积灶周围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特征性尘肺结节,需排除肺结核、肺癌等鉴别诊断。
确诊后应脱离粉尘环境,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吡非尼酮等抗纤维化药物,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配合氧疗及呼吸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