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根据病理表现和临床指标分为5级(Lee分级),主要依据肾小球病变程度、间质纤维化范围及肾功能损伤情况划分。
肾小球基本正常,偶见系膜细胞轻度增生,无肾小管或间质损伤,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或轻微蛋白尿。
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但无硬化,肾小球硬化比例低于10%,可出现间歇性蛋白尿,肾功能通常正常。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比例低于50%),蛋白尿持续存在,部分患者出现高血压或肾功能轻度下降。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比例超过50%),伴随广泛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显著减退。
超过75%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范围超过50%,多数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确诊后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具体治疗方案需由肾内科医生根据分级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