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
早期表现为四肢散在针尖样瘀点,受压部位易出现瘀斑,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轻度出血可观察,严重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
常见鼻腔、牙龈自发性渗血,口腔黏膜可见血疱,与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⁹/L相关。局部压迫止血无效时需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血小板持续低于10×10⁹/L可能引发黑便、血尿,需紧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
罕见但凶险,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需立即输注血小板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选择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急性出血发作时需即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