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的判断需结合生长曲线、遗传因素、骨龄检测和激素水平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年生长速度不足5厘米或骨龄明显落后。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若持续低于标准曲线或生长速度缓慢,家长需警惕矮小症可能,建议每3个月记录一次数据。
计算遗传靶身高,若实际身高与父母身高预测值差距超过8厘米,家长需带孩子进行专业检查排除病理性矮小。
通过左手X光片评估骨龄,若骨龄较实际年龄落后2年以上,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需进一步做激发试验确诊。
检测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于正常值时,家长应配合医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评估。
发现生长异常应及时至儿科内分泌科就诊,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并维持规律睡眠,避免错过4-12岁黄金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