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1-3天,实际恢复时间受到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基础疾病、退热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剂量干扰素治疗更易引发明显发热反应,低剂量可能仅导致短暂低热。临床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部分患者因体质敏感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儿童或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时症状可能延长。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发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需排查是否存在继发感染。伴随症状常见头痛、肌肉酸痛。
及时物理降温与药物干预可缩短发热周期,体温超过38.5℃建议就医评估。干扰素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
治疗期间建议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出现持续高热或伴随意识改变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