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红肿可能由结核菌素反应、过敏反应、局部感染、接种技术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症状变化、抗过敏治疗、局部消毒处理、重新评估接种等方式应对。
结核菌素皮试后红肿是正常免疫反应,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致敏淋巴细胞。红肿直径超过15毫米或伴水疱需警惕活动性结核感染,建议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
部分人群对结核菌素制剂中成分过敏,表现为红肿伴瘙痒或皮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地塞米松软膏等抗过敏药物,避免抓挠皮试部位。
皮试部位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注射过深或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引起异常红肿。应由专业人员重新评估皮试结果,必要时进行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替代检测。
皮试后72小时内避免沾水,红肿持续扩大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结核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