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后发热可能是机体正常反应,也可能是感染征兆,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
介入操作引起的组织损伤会导致吸收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
部分患者对造影剂产生一过性发热反应,可能伴有皮肤潮红或恶心,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
导管留置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寒战,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检查,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
介入操作可能激活隐匿感染灶,如尿路感染或肺炎,需完善尿常规、胸片等检查,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治疗。
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高热不退或伴随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