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鼻腔黏膜长期炎症导致的组织增生性疾病,常见诱因包括反复感染、过敏刺激、鼻中隔偏曲及环境因素。
细菌或病毒反复感染引发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持续性鼻塞、脓性分泌物。治疗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药物可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克拉霉素。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长期刺激导致黏膜水肿增生,伴随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涕。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孟鲁司特钠控制症状。
解剖结构异常造成单侧鼻腔通气障碍,继发黏膜代偿性肥厚。症状为固定侧鼻塞和头痛,需手术矫正偏曲,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炎症。
长期暴露于粉尘、干燥空气等刺激物导致黏膜纤毛功能受损,表现为鼻腔干燥结痂。改善环境湿度后可使用羟甲唑啉喷雾短期缓解,严重者需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急性发作期间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但不宜超过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