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可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替代药物控制。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穴位按摩、经络疏通、耳穴压豆、推拿疗法,需结合降压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
按压太冲穴、涌泉穴等特定穴位有助于平肝潜阳,短期可缓解头晕症状,但降压效果有限,需每日重复进行。
通过膀胱经、肝经推拿改善气血循环,对情绪性高血压伴随的头痛有一定缓解作用,需配合情绪管理。
刺激耳部降压沟、神门穴等反射区,可能帮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适合轻度高血压患者作为辅助疗法。
头颈部放松手法可改善椎动脉供血,对颈源性高血压症状有缓解效果,但需排除严重动脉硬化等器质病变。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按摩治疗须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不当手法导致风险,同时坚持服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