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主要包括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反应及易扩散性。感染多由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或血源性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典型表现为病变区域红肿热痛,伴明显压痛,严重者可出现波动感或自发破溃流脓。牙源性感染常见患牙叩痛松动,腺源性感染多伴腺体肿大压痛。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或言语障碍。间隙感染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翼下颌间隙感染易引发牙关紧闭。
急性期多见发热乏力等中毒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者可发展为脓毒血症。
颌面部血管淋巴丰富,感染易向周围间隙扩散。常见危险区域包括眶下间隙、咽旁间隙,可能引发颅内感染或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感染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挤压肿胀部位,急性期需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并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