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出现高烧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继发细菌感染、干酪样坏死物质吸收或合并其他疾病有关,需通过抗结核治疗结合退热对症处理。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表现为持续午后低热或弛张热,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肺部病灶易合并细菌感染,产生内毒素刺激发热。常见咳嗽加重伴脓痰,需联合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同时维持抗结核治疗。
干酪样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入血可作为致热源。多伴有盗汗、乏力,除抗结核治疗外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合并HIV感染、糖尿病等疾病时免疫紊乱加重发热。需控制基础疾病,调整抗结核方案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二线药物。
肺结核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多饮水补充电解质,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就医评估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