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数情况下属于慢性血液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栓或出血风险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血小板计数水平、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基因突变类型。
血小板计数超过450×10⁹/L即可诊断,当持续超过1000×10⁹/L时血栓风险显著增加,需通过羟基脲、阿那格雷等药物控制。
60岁以上患者更易出现动脉血栓,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联用阿司匹林抗凝。
既往有脑梗或心梗病史者属于高危人群,可能伴随头痛、胸痛症状,需采用干扰素α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JAK2V617F突变阳性者易进展为骨髓纤维化,表现为脾脏肿大,可选用芦可替尼靶向治疗。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血液科随访监测骨髓象变化,出现视物模糊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