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主观性眩晕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前庭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
慢性主观性眩晕可能与长期精神压力、前庭功能紊乱或焦虑抑郁状态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头晕、头重脚轻感或空间定向障碍。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缓解血管痉挛,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调节神经功能。前庭康复训练需由专业治疗师指导,通过视觉固定练习、平衡训练等逐步重建前庭代偿功能。合并焦虑症状时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转头或快速变换体位,保持低盐饮食,保证充足睡眠。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