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马牙子主要表现为牙龈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米粒状突起,通常无疼痛感,属于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马牙子表现为牙龈边缘或上腭中线处1-4毫米的白色颗粒,质地坚硬,类似乳牙但实际为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角化珠。
多在出生后2-3周内出现,属于胎儿发育过程中牙板残留组织的自然脱落过程,通常持续数周后自行消失。
多数婴儿无特殊不适,少数可能因局部刺激出现轻微烦躁或吮乳频率改变,但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
需与鹅口疮等病理性白斑区分,马牙子位置固定且周围黏膜无红肿,擦拭不掉落,无须特殊处理。
家长无须刻意挑破或擦拭马牙子,保持口腔清洁即可,若发现颗粒持续增大或伴随溃烂应及时就诊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