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分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性肾病等类型,按原发病严重程度从常见到罕见排列。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渐进性下降,需控制血糖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延缓进展。
持续高血压引起肾小球缺血性损伤,典型症状为夜尿增多和血肌酐升高,治疗需联合降压药物与低盐饮食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可见血尿和肾病综合征表现,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异常蛋白沉积破坏肾小球结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需针对原发淀粉样变性疾病进行特异性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或泡沫尿等症状时及时至肾内科就诊,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