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治疗慢性肾衰竭

49919次浏览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习惯、并发症治疗、替代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习惯: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限制每日蛋白的摄入量,通常以每天0.6gkg优质蛋白摄入量为准,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进行适量的调整。另外,建议务必要调整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建议每日约125.5千卡。

2、并发症治疗:对于降压药的方面使用,通常跟普通的高血压疾病相同。利尿剂之中,建议最好选择利尿效果比较好的药物。倘若患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务必要积极治疗,倘若存在心包发生填塞的时候,建议采取心包切开引流;倘若存在心力衰竭,那么也要积极治疗;倘若存在贫血,那么要积极补充铁剂以及叶酸,还有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有必要时需要采取输血治疗。

3、替代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透析疗法以及肾移植。透析疗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代替肾脏排泄功能,使用的时候,需要依据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以及个体差异,还需要结合一些临床表现才可以确诊的患者,可以选择肾移植,有可能可以恢复肾功能,倘若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没有效果,就需要考虑肾脏移植。

相关推荐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后遗症
慢性肾衰竭可引起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治疗。
慢性肾衰能治好吗
目前肾衰无法完全治好,就是因为慢性肾衰属于不可逆转性疾病,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已经出现实质性的萎缩,无法维持原有的功能,其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者是改善由于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多种临床表现。目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代替疗法以及肾脏移植手术。
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慢性肾衰竭无法治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是避免该病的诱发因素,控制慢性肾衰竭所致的各种表现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手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主要是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饮食治疗,还要避免各种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具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很多,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病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的发展,最后导致双侧肾脏功能明显下降,不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电解质,以及各种毒素,导致一种临床综合症。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慢性肾炎要积极的降低尿蛋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等。只有通过原发疾病治疗后,可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的破坏,从而起到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的作用。另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还要避免各种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比如,要控制感染。饮食治疗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严格的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除此以外,要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慢性骨病要进行相应治疗,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活性维生素D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10

65902次收听

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以代谢产物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分为四期,每一期的情况都不同。一旦到了四期,那么治疗的效果是不好的。因此人们需要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影像学检查。
慢性肾衰怎么办
患者患有慢性肾衰竭病发以后,一定要慢慢调理治疗,慢性肾衰属于慢性疾病,过快的治疗方式反而会影响病情发展。因此在治疗慢性肾衰的过程中,患者要控制好自身的血糖、血压和蛋白数值,防止数值偏高引发肾功能恶化。在控制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搭配药物治疗,如果本身具有原发疾病的同时,要尽快的治疗好原发疾病,防止肾衰竭病情恶化,不好控制治疗。
慢性肾衰竭能不能治好?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的正常组织被毁损,最终剩余的肾组织不能独立行使肾脏的功能,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30

61823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可不可以预防
慢性肾衰竭一定能预防,如果体检发现尿里有问题,就是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就要引起重视。比如预防,去肾科、专科就诊。如果有蛋白尿、有血尿,可以用药干预,尽量把血尿、蛋白尿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糖尿病的早期,如果把血糖控制好,可以不发生肾脏病变;高血压也是一样,如果高血压早期就用药达标,也是不会发生肾脏病变。所以,肾脏肾衰竭可以预防,但是一定要全面的管理,不是用一种方法就可以预防。包括肥胖、高尿酸患者,有的人有高尿酸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但长期就会造成痛风肾;肥胖也会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如果把对肾脏危害因素去掉以后,把肾脏保护好,肾脏肾衰竭是可以预防的。所以,肾脏病是完全可以预防;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就可以预防肾衰竭。
语音时长 01:59

2018-09-29

59811次收听

02:48
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慢性肾衰竭治不好,但患者不要因为慢性肾衰竭治不好就不去治,这种是万万不可取的。慢性肾衰竭分五期,早期可以逆转,如果到晚期就不可逆转。在不可逆转的阶段,治疗目的是要保存残余的肾功能。另外,要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虽然肾衰竭不能治愈,但是如果早期干预、合理治疗,病程可能就会迁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不会进展到尿毒症。所以,肾衰竭虽然治不好,但是如果干预得当,患者就能达到长期的稳定、达到长期的缓解。因为目前治疗手段、干预方式比较多,达到长期缓解就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如果能达到长期缓解,尽量延缓进展到终末期的时间。
慢性肾衰跟高血压的关系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高血压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有时候可以相互影响,高血压30年或者20年以后控制不理想,就可能造成肾功能的衰竭。因为动脉硬化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以后,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高血压,肾脏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分泌部位,当肾功能衰竭时血流量减少,机体产生的升血压物质会增多,如果病人控制好血压,尽量减小对肾脏的损害,病人从肾功能不全到尿毒症,再发展到需要透析的时间就会延长一些。所以高血压会加重肾功能衰竭,患者要控制好血压,延缓肾衰竭。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21

63887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症状有什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清除出去,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最早影响的系统是消化系统,病人可以表现恶心、不想吃饭、食欲差,有的时候检查肌酐几百,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因为大量的毒素不能从尿排泄出去,可以侵袭消化道黏膜,使这些黏膜变成小的溃疡、出血,所以消化系统症状是最早的一个症状。第二,可以出现贫血的症状,因为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当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素减少,病人会出现贫血。有时病人还可以出现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病人可能有出血,如牙龈出血、鼻纽。第三,有呼吸系统的症状,和患者说话能闻到一股氨味;还有皮肤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骨质疏松;还有心血管系统,病人可以出现高血压,且血压很难控制;还可以出现水盐代谢问题,比如水肿、代谢性酸中毒;还有是抵抗力下降,这都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21

56372次收听

02:31
肾衰竭饮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禁忌,主要是蛋白质的摄入问题。蛋白质摄入增加会产生氮或氨,即尿素氮肌酐。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对蛋白质的要求比较高,建议吃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中氨基酸更多,能够被身体利用,产生的废物比较少,鸡蛋、牛奶、瘦肉都属于优质蛋白;还应该低蛋白饮食,一般1到3期的病人,每公斤体重每天0.8克蛋白质,当肾功能衰竭到四期、五期时,要求更低的蛋白。有时病人要配合阿尔法酮酸来补充蛋白质,阿尔法酮酸可以结合体内的氮或氨,转换成氨基酸,合成蛋白。
02:48
血液透析注意事项
如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已经开始接受血液透析,这时首先要注意,透析一定要遵从医嘱,每周透三次,每次4到5个小时,彻底地清除毒素,不要随意地减少透析剂量。如果透析的不充分,毒素在体内堆积的时间比较长,会造成更多的并发症。第二,开始透析以后,透析期间要控制体重增长,因为透析以后尿可能会越来越少,水分会滞留在体内,这时候体重不要增加超过本身体重的5%。第三,注意造瘘的手,透析都有内瘘,手要很好地保护,它是患者的生命线,以后透析10年、20年都要靠它,所以要保护好。
02:21
慢性肾衰竭能做透析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有三种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现在血液透析发展的比较快,而且技术比较成熟,所以做血液透析病人比较多,绝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些病人不太适应做血透析治疗,如有精神症状的病人,血液透析时有一部分血液在体外循环,如果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比较危险。血小板太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也不建议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给病人注射肝素防止血液凝固。严重心衰的病人也不建议做血透析,因为患者的心脏无法承担体外的血液再搏回体内。
02:00
慢性肾衰竭贫血原因
慢性肾衰竭贫血原因,跟疾病本身有关系,包括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等等都会造成患者贫血。此外,抽血也有可能会引起贫血。第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都会出现贫血。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当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减少,病人会出现贫血,所以肾性贫血一定存在。第二、随着肾功能不全,机体的代谢产物增多,病人食欲下降、摄入减少,所以营养物质减少,造血元素减少,同样会引起贫血。第三、病人血小板减少可以有出血、失血,有的女病人月经时间特别长,会出现失血性贫血。第四、需定期做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到后期需要一个月做一次检查,这种反复的抽血也可能会对贫血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