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主要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病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可能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有关,表现为皮肤黄染迅速加重,需及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血清胆红素水平每日上升超过5mg/dl,常见于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患儿可伴有发热、喂养困难,需抗感染治疗配合光疗。
皮肤黄染可蔓延至手足心,血清总胆红素超过相应日龄警戒值,胆道闭锁患儿可伴陶土色大便,需手术干预建立胆汁引流通道。
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遗传代谢病如G6PD缺乏症患儿黄疸消退延迟,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家长发现新生儿黄疸异常应及时就医,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