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甚至脱出肛门外的疾病,可分为黏膜脱垂和全层脱垂两种类型,常见于老年人、长期便秘者及产后女性。
直肠脱垂可能与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结合盆底肌训练和手术修复。
早期表现为排便时直肠黏膜外翻,进展期出现肛门肿块脱出,严重时发生嵌顿坏死。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通过肛门指检、排粪造影等检查确诊。需与痔疮、直肠息肉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轻度可采用硬化剂注射,重度需行直肠悬吊术。术后需避免久蹲、负重等增加腹压行为。
日常保持规律排便,多摄入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