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需要注意固定制动、营养补充、康复训练和并发症预防,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和定期复查促进恢复。
骨折后需立即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建议悬吊制动,下肢骨折需拄拐减少负重。固定期间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出现肿胀加剧或麻木需及时就医。
每日需补充1000-1200mg钙质及适量维生素D,可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g/kg体重,推荐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训练。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锻炼,下肢骨折建议水中行走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痛为度。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深呼吸练习避免肺部感染。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服用碳酸钙预防骨质疏松。出现发热或患肢剧痛需排除感染可能。
骨折愈合期间应戒烟限酒,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