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服用紧急避孕药仍有一定效果,但避孕成功率会下降。紧急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排卵、干扰受精、阻止着床等,实际效果受服药时间、药物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通过抑制促黄体生成素峰值延迟排卵,在排卵前48小时服用效果最佳,常用药物包括左炔诺孕酮片、丹媚左炔诺孕酮肠溶片。
紧急避孕药可改变输卵管蠕动和宫颈黏液性质,阻碍精卵结合。米非司酮类避孕药对此效果更显著,如米非司酮片、后定诺。
药物可使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胚胎植入,但排卵后超过24小时服药效果明显降低。醋酸乌利司他片等抗孕激素药物在此阶段更有效。
体重超过70公斤可能降低药效,同时服用肝酶诱导剂类药物会影响代谢。重复使用紧急避孕药会导致避孕失败率上升。
建议将紧急避孕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长期避孕应选择复方短效避孕药、避孕套等方法,服药后出现异常出血或月经延迟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