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在痰菌阳性的活动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主要集中在未规范治疗的前2-4周,传染风险与排菌量、咳嗽频率及密切接触程度有关。
痰涂片阳性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此阶段需严格隔离,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治疗开始后2-4周内仍具传染性,随着药物起效排菌量逐渐减少。建议患者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共同居住或长时间密闭空间接触者感染概率较高。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服用异烟肼。
痰菌转阴且完成规范疗程后传染性消失,但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复查痰培养确认。治疗期间患者餐具应煮沸消毒,房间保持通风。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D,避免吸烟饮酒。密切接触者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